事实上,想要保持身体健康和正常功能,就应该坚持“适度运动”,每周不少于3次,每次持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。运动医学认为,长时间久坐会大大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的“电脑族”,罹患痔疮、颈腰劳损和退行性病变以及椎间盘突出、骨刺等脊椎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。
人们普遍认为,如果天气晴朗,应该多进行户外锻炼。遇到大风、雨雪时,还可以在室内做健美操、慢跑、瑜伽等中等强度的运动。最重要的是坚持并保持良好的运动频率和运动量。
冬季体育锻炼应注重长期、适度的耐力活动,即有氧运动,以锻炼心肺功能,提高身体素质。适合的项目有长跑、竞走、拳击、健美操、滑冰等。足球、篮球等球类运动属于对抗性运动,容易发生身体接触,在冬季更容易受伤。
另外,在时间上,应尽量在日出后、日落前进行锻炼。很多人认为晨练越早越好。事实上,在日出之前,夜间沉积在空气中的杂质和细菌就漂浮在空气中。此时运动很容易将这些杂质和细菌吸入体内,所以应尽量避免在早上进行。大雾天锻炼身体。由于冬季人体的肌肉和关节组织活动能力较差,有一定的惯性,因此锻炼时要做好充分准备,循序渐进。
冬季健身小贴士:
1、如果不注意运动卫生,会对人体造成损害。因此,冬季运动时一定要注意运动卫生。冬天很容易感冒。感冒或发烧时,不要进行剧烈运动,否则会加重病情,甚至诱发心肌梗塞或心肌炎。
2、运动前不要忘记做好准备活动,因为在寒冷的条件下,人体的肌肉僵硬,关节的灵活性较差,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挫伤。
3、运动强度要安排得当,特别是跑步速度要由慢到快逐渐提高。运动量应因人而异,循序渐进。尤其是老年人、体弱多病者和儿童,运动强度切忌过高。
4、运动时最好不要用嘴呼吸,而用鼻子呼吸。因为通过鼻子过滤的冷空气干净、湿润、不太冷,可以对呼吸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。
不要空腹运动
即使是非常健康的人,空腹运动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,因为空腹运动时,脂肪会分解成能量,导致血液中有益脂肪酸的浓度升高,从而对心肌产生不良影响,诱发心律失常,严重时。它还可能导致猝死。另外,早上起床后,身体刚刚从深度睡眠中醒来,体内的交感神经会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。此时心率和血压迅速升高。因此,早晨往往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,被称为“魔鬼时间”。此时参加剧烈运动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。
早上锻炼时,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基础疾病。冠心病、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早上过度剧烈运动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早上起床时最好在床上安静地躺一会儿,大约5分钟后再起床。起床后先伸展活动四肢再穿衣服。
早上运动前,最好给身体补充一顿饭,喝一杯牛奶、豆浆,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面包、糕点。这将有助于降低低血糖的风险。但也不能吃太多,否则运动时会诱发脑缺血。运动前吃的食物量通常以不感到饥饿为宜。运动方法不宜太剧烈,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适的运动量。一般以运动后感觉舒适、无头晕、胸闷、气短等症状为宜。不要选择跑步等剧烈运动。一些舒缓的运动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,比如散步、太极拳、骑自行车等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rezgo.com/html/tiyuwenda/9478.html